文章作者: admin 發表時間:2017-04-23 點擊數:158
地下室防水工程應根據建設地點的氣象、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所處環境、結構類型、施工方法、使用要求等各方面因素綜合考慮,選擇適合的防水做法。
地下室防水工程包括主體防水及節點防水。主體防水又分為結構自防水和附加防水,結構自防水是必須采用的,附加防水按工程的防水等級選用,附加防水也稱為“其他防水層”,以柔性防水為主;節點防水主要包括施工逢、后澆帶、變形縫、穿墻管線、柱頂防水等,節點防水也稱“細部構造防水”,可按工程的防水等級和實際情況選用不同的防水措施。設計人員應根據具體的情況確定合理的防水方案,對方案內各環節進行監控,以達到防水的要求。
1、地下室防水工程的結構自防水設計。
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地下防水工程采用結構自防水居多。結構自防水設計以混凝土自身的密實性而具有一定防水能力的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結構形式稱之為混凝土結構自防水。具體是在材料上通過調整配合比、添加外加劑、限制骨料最大粒徑等措施,使混凝土組成最密實、孔隙率最小的結構;或使孔隙彼此隔斷,互不連通,使地下水無法滲入,或滲入至一定深度后不能穿透。在地下結構設計時,應注意不使防水混凝土受到地下水的侵蝕作用;注意各種外力和內力可能帶給混凝土結構的不利影響;盡量不使混凝土結構產生有害裂縫而導致滲漏水。
在地下防水工程設計中,關鍵是要控制鋼筋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及其寬度,混凝土結構一旦出現裂縫,滲漏水就難以避免。鋼筋砼的裂縫有兩類,一類是荷載引起的裂縫,其危害最大,直接決定著結構的承載能力,但可以通過正確的設計及合理的使用加以控制,使之不會出現或限制其開展寬度。另一類是結構變形受約束引起的裂縫,它也會影響結構的承載能力,不容忽視。這類裂縫,對多數實際工程而言,目前尚無一個精確的計算方法,設計時只能根據有關規范、原理經驗采取適當的措施加以防范。
2、地下室防水工程附加防水層設計。
在地下防水工程中單獨采用結構自防水的做法是欠妥的,目前市場上夸大外加劑(如減水劑、早強劑、微膨脹劑等)的作用也是不科學的。在地下工程中,很難避免防水混凝土受到地下水的侵蝕作用;很難避免各種外力和內力可能給混凝土結構帶來的不利影響;很難避免混凝土結構產生有害裂縫而導致滲漏,并考慮混凝士的耐久性(如徐變、碳化因素)等,因此,對防水、防潮要求較高的地下工程,即使地下水位不高,也應在混凝土結構的迎水面上設置附加防水層。附加防水層常用材料:
1)防水砂漿
2)防水涂料
3)高分子防水卷材
4)其他防水材料
長沙恒源建筑防水,敢問漏在何方!24小時防水維修熱線:0731-82250979
? 上一篇: 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下一篇: 地下車庫內壁開裂滲漏水解決方案